一网通办让政务服务标准化
2019年03月09日 栏目:生活
“一通办”:让政务服务标准化
作者:未知来源:新京报
一通办:让政务服务标准化
■ 社论
北京的互联+政务服务将进入新阶段:过去是政务服务的场景迁移,一通办则是要实现场景内部的再度优化。
实现政务服务一通办,北京市推出实施时间表。据新京报报道,本月底前,北京将编制出全市上办事事项清单,并明确上办事的统一标准;2020年底前将建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、部门协同的互联+政务服务体系。
推进互联+政务服务,成为近年来各地方、部门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着力点,不少地方都推出了上办事大厅,这让民众切实得到了便利、尝到了甜头。但上办事的标准化不足、清单不明晰等问题,依然或多或少限制着互联+政务服务红利的化释放。
有媒体就报道,在某些地方的上办事大厅,同一事项部分地市的业务可实现上办理,但当地有的地市的服务却还未同步触;还有一些明明就是同一个事项,对应的服务名称却各不相同,易引发误导;不同的区、地市,对于同一事项所需材料以及办理时间也有不同规定
这些现象指向的核心问题就是,在政务服务普遍上的今天,如何确保上政务服务的标准化,让民众真正享有无差别的一通办式便利。
据梳理,北京市上政务服务大厅上,有多达近三千项的政务服务事项,若不能做到统一编制清单,精简办事要件,难免出现标准不一政出多头复杂繁琐等问题。
而日前印发的《北京市推进政务服务一通办工作实施方案》,无疑是有的放矢:方案要求,到2020年底前要建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、部门协同的互联+政务服务体系。这标志着,在继前一阶段政务服务上和相关平台建设后,北京的互联+政务服务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:如果说过去是政务服务的场景迁移,那一通办则要实现场景内部的再度优化和连接。
互联+政务服务,本就不该止于将政务服务搬上、将办事途径由线下转移到线上。互联服务有个明显特征,就是能规避线下复杂低效的沟通、变通之弊,让服务流程、程序要求变得模块化、标准化,可以对不同人群实现无差别的全覆盖。而一通办,就是要真正兑现互联+政务服务的精髓,也是向政务服务现代化、标准化迈出的关键性一步。
当然,
推进政务服务一通办,优化政务服务、便利民众,没有的终点,也没有固定的模型。诚如方案所要求的,要充分发挥媒体监督、专家评议、第三方评估等作用,推进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改进,服务效能持续提升。在此基础上,以一通办、一键办理撬动信息多跑路,民众少跑路的普遍实现,值得期待。